“人對海的迷戀很大程度來源于對海的敬畏。當雙腳陷入沙地,看著潮汐往復,海洋和陸地的邊界自然會映射出個體的“有限性”,而有趣的是,“超越性”也在這個過程中漸顯出來。”
——王之綱
建筑體就像記憶的載體,在日間吸收的能量,在夜幕低垂時以光影舒緩地釋放,在迭代、遞歸的無盡低喃中撫慰我們無處安放的靈魂。海邊的阿那亞禮堂,猶如一座精神的烏托邦,受過潮漲潮落,見過日月更迭,卻總能給在無常中給予獨有的安靜。在這座海邊的孤帆上,藝術家王之綱以“潮”為主題,用影像表達思考,在起起落落的潮汐運動間探尋輪回的價值。作為阿那亞戲劇節「跨界藝術」單元的多媒體藝術作品,《潮》帶給觀眾的不僅是一次多元藝術體驗,更是一場精神的沉思。
大海的印記
當晷針走完最后一抹夕陽,光影的能量徐徐釋放。建筑肌理隨海浪凹凸不平,似浪,似沙,是大海的接續。
潮汐,向岸而行
潮汐翻涌的能量不斷擴散,伏卷似雪層層刷過墻面,波動生命的靈弦。戲劇的激情也在燃燒,空間秩序被打亂,藝術自由前所未有。
一場生命的冥想
光影的輪轉牽動觀眾的腳步,細膩的沙粒溶解咸咸的海風,多重感官將你帶進平行世界,情緒也在一張一弛間釋放、和解。
一次靈魂的回歸
海浪推開一波又一波的思緒,空中遨游的太空人尋得棲息之地,純色的畫面不斷暈染匯聚成無限的色彩,純凈的生命也因浸染過塵埃更加出彩。
萬物輪回
潮起潮落、月圓月缺,海水的能量在輪回中守恒,生命的源頭自此不滅。
每個來到阿那亞的人都懷揣著一種信仰,而隨鏡影像作品《潮》就是一場對生命本真的思考。以數字化的形態窺見輪回的意義,重構大海和人的關系,以聲場引導心靈的平和,用視覺感受精神的純凈。十一個夜晚,十一次潮汐。當瑤光再次化作流螢,點亮海邊的孤帆,光影輪轉間,照見永恒的價值。